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18
为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增效“五项制度体系”中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切实解决量测水工程设计不规范、方法选择失当、数据质量不高等实际问题,7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农村水利信息化分会主办,中国灌区协会量测水分会和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协办,北京中水润科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承办的“农业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与经验交流培训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顺利举办。本次培训通过全链条技术指导、实践案例分享、企业技术展示及线上线下联动等多种形式,为农业用水计量监测领域从业人员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
当前,随着农业节水增效工作向纵深推进,用水计量监测作为关键环节,仍面临测点布局不合理、设施安装不规范、数据“不可用、难应用”等突出问题。为此,本次培训班聚焦量测水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流程,旨在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助力提升农业用水计量监测的精准性与实用性。
培训班还设置了展位,多家国内行业技术企业携先进技术产品参展,集中展示了当前量测水领域的前沿设备与创新成果,为学员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技术对接的桥梁,便于学员近距离了解各类产品的性能与应用场景。
7月16日的开班仪式由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农村水利信息化分会会长王欢主持,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原司长陈明忠和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张广明分别致辞。陈明忠在致辞中强调:“‘无计量无管理,无计量不考核,不计量不节约’,加快提升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监测的覆盖面、准确性和实用性,是实现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基础,更是推进农业节水增效的关键手段。”王欢表示,培训班将通过系统授课与实地研学相结合的方式,为行业提供从技术原理到实践应用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帮助学员构建“理论-技术-应用”的完整认知体系。
7月16日至17日的课堂授课环节,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无锡航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山西大禹渡扬水工程服务中心等单位的9位资深专家,围绕农业用水计量监测核心技术与实践经验展开系统讲解。
授课内容涵盖“灌区用水计量及数据质量评价”“农业节水增效计量监测体系——量测水设施设备与技术体系”“建筑物和堰槽类量水技术与应用经验”“测控一体化闸门应用技术与经验”“雷达类及超声类量测水技术产品与应用”“轨道式及双缆道式自动测流系”等,既有基础原理解析,也有安装规范、适用条件等实操要点,更包含大量来自一线的应用案例。此外,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专家还对农业节水计量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学员兼顾技术掌握与政策落地衔接。
授课过程中,会场学员提问踊跃,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量测水难题与专家深入交流,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给出了专业、详尽的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7月18日,参训人员赴河套灌区开展实地调研,先后走访总干第二分水枢纽、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智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科技试验中心、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及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等地。
在总干第二分水枢纽,大家详细了解自动化在线测流(H-ADCP)设备的运行原理与管理运维经验;在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实地感受智慧灌溉系统及首部供水工程的高效节水成效;在水利科技试验中心,重点考察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安装规范与量测水精度控制方法。通过实地参观,学员们直观感受到河套灌区作为全国特大型灌区,在现代化改造与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在防凌防汛、水权管理、灌溉调度等方面的实践,为各地推进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参考。
本次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吸引汇聚了来自各地灌区、水利局的技术人员,以及工程设计、建设、科研、高校和技术企业等单位的专业人员,总计超过300人现场参与。同时,本次培训班还安排了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超过1万人次,让更多未能到场的行业同仁也能共享培训资源,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通过系统学习与交流,学员们不仅深化了对量测水技术原理的理解,更掌握了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运维等实操技能,有效提升了破解“量测水数据不可用”难题的能力。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为行业搭建了技术交流与经验共享的优质平台,下一步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本地农业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提质增效,为农业节水增效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